在高效液相色譜(HPLC)分析領域,色譜柱作為核心分離部件,其性能穩(wěn)定性直接決定實驗結果的準確性與重復性。Kromasil 色譜柱憑借高柱效、良好的化學穩(wěn)定性及寬 pH 適用范圍,廣泛應用于醫(yī)藥、食品、環(huán)境等領域。然而,若保存方法不當,易導致固定相塌陷、柱內殘留污染物堆積、柱效下降等問題,大幅縮短使用壽命。本文將系統(tǒng)梳理
Kromasil 色譜柱的正確保存方法,涵蓋保存前預處理、不同使用狀態(tài)下的保存策略、長期儲存維護要點及常見誤區(qū),為實驗室人員提供標準化操作指引。
一、保存前的關鍵預處理:清除殘留與平衡柱床
無論短期暫停使用還是長期儲存,保存前的柱體清潔與平衡是基礎步驟,其核心目標是清除柱內殘留的樣品組分、流動相添加劑(如鹽類、緩沖劑)及有機改性劑,避免固定相被腐蝕或堵塞。具體操作需遵循以下流程:
首先,針對不同流動相體系選擇適配的沖洗溶劑。若使用過含緩沖鹽的流動相(如磷酸鹽、醋酸鹽緩沖液),需先用5%-10% 的甲醇 / 水溶液或乙腈 / 水溶液(不含鹽)以 1.0-2.0mL/min 的流速沖洗 30-60 分鐘,確保移除柱內鹽類 —— 鹽類殘留會在柱內結晶,導致柱壓升高、峰形拖尾,嚴重時會損壞固定相顆粒。若分析過含強極性或難洗脫組分(如蛋白質、色素)的樣品,需先用100% 的甲醇或乙腈沖洗 20-30 分鐘,再切換至保存溶劑,避免殘留組分在柱內吸附凝固。
其次,完成沖洗后需進行柱床平衡。根據后續(xù)保存條件,將色譜柱切換至對應的保存溶劑并維持 10-15 分鐘,確保柱內充滿保存溶劑且柱床處于穩(wěn)定狀態(tài)。平衡過程中需密切監(jiān)測柱壓變化,若柱壓波動超過 5%,需排查是否存在管路泄漏或溶劑互溶問題,避免因壓力驟變導致固定相塌陷。

Kromasil 100-2.5-C18 液相色譜柱MH2CLA10
二、分場景保存策略:短期暫停與長期儲存的差異化操作
Kromasil 色譜柱的保存方法需根據停用時間長短調整,核心原則是避免固定相干燥、防止化學腐蝕、維持柱床穩(wěn)定性,具體可分為短期暫停(1-7 天)與長期儲存(超過 7 天)兩種場景。
(一)短期暫停使用的保存方法
若色譜柱僅暫停使用 1-7 天,且后續(xù)仍需在相同流動相體系下使用,可采用 “原位保存” 策略,操作步驟如下:
用當前流動相(不含鹽)以 0.5-1.0mL/min 的流速沖洗 10-15 分鐘,清除柱內殘留樣品;
保持色譜柱與管路連接,關閉輸液泵,將柱兩端的堵頭略微松開(留出微小縫隙),避免柱內溶劑因溫度變化產生壓力波動;
若實驗室環(huán)境溫度波動較大(如晝夜溫差超過 5℃),需將色譜柱轉移至恒溫柜(溫度控制在 20-25℃),防止溶劑揮發(fā)或冷凝導致固定相干燥。
需特別注意:若短期暫停期間流動相含易揮發(fā)組分(如四氫呋喃),需每天檢查一次柱內溶劑液位,若發(fā)現(xiàn)液位下降超過 1cm,需補充新鮮流動相,避免固定相暴露在空氣中。
(二)長期儲存的保存方法
若色譜柱需長期儲存(超過 7 天),或后續(xù)可能更換流動相體系,需采用 “離線密封保存” 策略,核心是選擇適配的保存溶劑并確保柱體密封,具體步驟如下:
沖洗柱體:若之前使用過含緩沖鹽的流動相,先用 5%-10% 甲醇 / 水溶液沖洗 60 分鐘,再用 100% 甲醇沖洗 30 分鐘;若使用過酸性或堿性流動相(pH<2 或 pH>8),需先用中性甲醇 / 水溶液(pH=7 左右)沖洗 40 分鐘,再切換至 100% 甲醇或乙腈;
選擇合適的保存溶劑:Kromasil 硅膠基質色譜柱(如 C18、C8 柱)推薦使用100% 甲醇或乙腈作為保存溶劑,這類溶劑極性適中,既能防止固定相干燥,又能抑制微生物滋生;若為特殊固定相(如氨基柱、氰基柱),需使用50% 甲醇 / 水溶液,避免固定相水解;
密封柱體:沖洗完成后,立即斷開色譜柱與管路的連接,用無塵紙巾擦拭柱兩端的接口,迅速套上專用的 PTFE 堵頭(確保無殘留溶劑泄漏),并在柱體標簽上標注保存日期、保存溶劑及前次使用的流動相體系;
儲存環(huán)境控制:將密封后的色譜柱直立放置在陰涼干燥處,避免陽光直射(紫外線會加速固定相老化),環(huán)境溫度控制在 10-30℃,相對濕度不超過 60%,同時遠離有機溶劑揮發(fā)源(如甲醇、乙腈試劑瓶),防止柱體材質被腐蝕。
三、保存后的維護與復用檢查:確保柱效恢復
色譜柱從保存狀態(tài)恢復使用前,需進行系統(tǒng)性檢查與活化,避免因保存過程中的潛在問題影響分析結果。具體操作包括以下三個關鍵步驟:
首先,外觀與密封性檢查。取出色譜柱后,觀察柱體是否有破損、漏液痕跡,檢查兩端堵頭是否松動 —— 若堵頭松動,需立即補充保存溶劑并重新密封,防止固定相干燥。若發(fā)現(xiàn)柱內溶劑出現(xiàn)渾濁或變色,需重新用新鮮保存溶劑沖洗,排除微生物污染或固定相降解的可能。
其次,柱效與壓力測試。將色譜柱重新連接至 HPLC 系統(tǒng),用保存溶劑以 0.5mL/min 的流速緩慢啟動泵,逐步升高流速至 1.0mL/min,觀察柱壓是否穩(wěn)定(波動范圍應 < 3%)。隨后注入標準樣品(如萘、苯甲酸鈉),記錄理論塔板數(shù)、對稱因子及保留時間 —— 若理論塔板數(shù)較保存前下降超過 10%,或對稱因子偏離 0.9-1.1 的范圍,需用梯度洗脫法(如甲醇 / 水從 5% 升至 100%)沖洗柱體,恢復柱效。
最后,流動相兼容性過渡。若復用后的流動相體系與保存溶劑差異較大(如從甲醇切換至含緩沖鹽的水溶液),需用 5%-10% 的甲醇 / 水溶液(不含鹽)作為過渡溶劑,以 1.0mL/min 的流速沖洗 30 分鐘,避免溶劑互溶產生氣泡或柱壓驟升。
四、常見保存誤區(qū)與規(guī)避建議
在 Kromasil 色譜柱的實際保存過程中,實驗室人員常因操作不當導致柱效下降,需重點規(guī)避以下四類誤區(qū):
誤區(qū)一:直接用含鹽流動相保存—— 緩沖鹽在柱內易結晶,堵塞固定相孔隙,導致柱壓升高。規(guī)避建議:保存前必須用無鹽溶劑沖洗,確保柱內無鹽殘留;
誤區(qū)二:柱體橫放儲存—— 橫放會導致柱床受力不均,長期可能引發(fā)固定相塌陷,影響柱效。規(guī)避建議:無論短期還是長期保存,均需將色譜柱直立放置,柱兩端保持水平;
誤區(qū)三:使用純水作為保存溶劑—— 純水易滋生微生物,且會導致硅膠基質固定相水解,縮短柱壽命。規(guī)避建議:僅在特殊固定相(如親水作用色譜柱)的短期保存中使用純水,且需添加 0.05% 的疊氮鈉抑制微生物;
誤區(qū)四:保存后直接接入新流動相—— 不同溶劑的互溶度差異可能產生氣泡,或導致固定相突然收縮 / 膨脹。規(guī)避建議:恢復使用前需用過渡溶劑梯度沖洗,確保柱內溶劑與新流動相充分兼容。